光明日报记者 董 城 光明日报通讯员 许晓彤
8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本次救灾工作中,北京市投入近万人抢通受灾区基础设施;调配直升机64架次、无人机66架次,累计投送食品、水、药品等各类物资约26吨;派出242人组成的医疗工作组分赴重点区,转运伤病员3000余人次。北京市明确“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思路,全面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资料图)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截至8月8日24时,北京市因灾死亡33人,主要由洪水冲淹、冲塌房屋等原因造成;因抢险救援牺牲5人。还有18人失踪,包括1名抢险救援人员。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近12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5.9万间,严重损坏房屋14.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2.5万亩。会上,与会人员向因公牺牲的干部和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
围绕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思路,夏林茂详细介绍了灾后重建的主要内容。
“一年基本恢复”。计划经过一年左右时间攻坚,基本修复影响防洪的水毁水利设施,完成损毁房屋修缮加固和农村居民自建住房原址重建,科学选定集中安置点位,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保障能力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让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年全面提升”。预计用三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受灾地区发展能力明显改善,为群众营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长远可持续发展”。着眼长远、整体规划,优化受灾地区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目前,北京市已对水务、交通、电力、通信等水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需求进行系统摸排,制定了恢复重建项目推进实施方案、资金保障方案,按照突出重点、保障应急、远近结合的原则,明确重点工作任务,统筹推动恢复重建工作加快实施。
从会上获悉,本次降雨从气象监测数据上看,单站降雨量破历史极值,昌平区王家园水库降雨达745毫米,是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记录到了更高极值,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有3个点位,700毫米以上的有51个点位。北京市平均降雨量达331毫米,83小时内降雨是常年年均降雨量的60%。门头沟区平均538.1毫米,房山区平均598.7毫米。
夏林茂表示,本次暴雨导致洪水来势快、量级大、峰值高。永定河流域卢沟桥最大洪峰流量是1925年以来的最高值。大清河流域漫水桥站最大洪峰流量也已突破有实测资料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据介绍,灾情发生后,北京市委市政府一刻不停“抢险、抢修、抢通”,快速抢通道路、快速恢复通电、快速恢复通水、快速恢复通讯,全力做好“四通一保”、伤员救治、群众安置等各项救灾工作。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0日 04版)
关键词: